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的特殊时期,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往往面临学习压力、亲子矛盾、异性交往问题等诸多挑战,进而有可能产生某些心理疾病。同时,青少年时期也是心理、生理飞速发展的时期,是人生观、世界观、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,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。
▲青少年心理健康
1、青少年心理特征
1)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: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,生理上蓬勃发展,身体的外形和机能也都越来越成熟。由于社会发展、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,青少年的各项生理指标都普遍表现出比较超前的趋势。生理的迅速发展使青少年产生“成人感”,这与其半成熟的心理发展状态产生矛盾,出现身心发展的不平衡。
2)性意识的觉醒:青少年时期,孩子的生殖系统发育趋于完善,性意识也在不断觉醒,表现为对异性产生强烈的兴趣,想要接近异性。
3)封闭性开放性并存: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,表现为关心自己的外貌、在意自己的价值、重视个性的发展等。在这种情况下,不少青少年会感觉父母、师长等难以了解自己的想法,因此拒绝交流,呈现出心理的封闭性。然而,青少年的内心又渴望与朋友交流、得到认可,呈现出心理的开放性。
4)情绪两极化明显:青少年对情绪的调控能力不够完善,容易将情绪扩大化,难以做到主观与现实的统一,表现为成功时会激动不已,失败时会郁郁寡欢。
5)独立意识增强:青少年的这种独立意识增强与渴望精神依赖并存,青少年逐步进入“心理断乳期”,表现为反抗家长、老师的管束,希望自己有决定权。然而,由于心理上处于半成熟状态,青少年又希望得到家长、老师在精神上的理解、陪伴与保护。
2、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
如果青少年对于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者活动做出积极反应,其心理便是健康的。结合青少年的心理发育特点,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标准包括以下几点。
1)智力正常:正常的智力是生活和学习的最基本心理条件,一般而言,智商在80分以上的为心理健康的标准。
2)情绪稳定、积极乐观: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能经常保持轻松、愉快、协调的情绪,能适度表达和控制情绪。
3)坚强的意志品质:心理健康的青少年有着良好的自制力和挫折耐受力,青少年出现的网瘾、烟瘾等行为问题往往与意识品质薄弱有关。
4)心理与行为符合年龄特征:心理健康的青少年,他们的行为内外一致、行为与年龄相符以及行为与角色一致。
5)人际关系和谐:青少年很多心理问题的出现都与人际关系有关,当家庭不和谐、同学相处不融洽时,青少年容易出现抑郁、焦虑、嫉妒、敌意、敏感等不良心理问题。
6)保持健全的人格:培养青少年健全、独立、完美的人格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,是青少年适应社会的重要保证。
7)良好的社会适应: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能够较快的适应环境变化,能与现实的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。
8)正确的自我意识: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自信、自尊、自爱,而不自责、自怨、自卑。
9)面对现实、接受现实:心理健康的青少年既有崇高的理想、又不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。他们对生活、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都能勇敢面对、妥善处理。
10)热爱生活、热爱学习:心理健康的青少年是珍惜和热爱生活的,并且能积极的投身于生活,享受生活中的乐趣。
3、如何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
1)家长应重视对孩子早期人格的塑造和培养:良好的人格关系到一个人的身心健康,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,良好的人格与家庭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。理解、温暖、鼓励的教养方式更有利于良好人格的形成,而拒绝、批评的教养方式极易形成不良的人格,所以,父母应该采取积极的教养方式,这样更有利于青少年人格的形成。
2)家中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: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沃土,父母关系和谐、家庭氛围温馨会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产生。同时,父母的行为还会起到示范作用。
3)青少年要掌握情绪调节策略:青少年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情绪容易出现波动,且缺乏情绪调控能力,因此其最好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策略,比如放松训练、合理情绪疗法等。
4)青少年要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:研究表明,体育、音乐、绘画、陶艺等兴趣爱好可以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,对其个性、情绪等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。
5)青少年要学会寻求专业帮助:家长、老师和青少年都要正确认识、重视心理问题,切勿讳疾忌医,在出现问题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。
6)了解一定的心理学知识: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很特别的一段时期,需要家长、老师以及青少年了解和掌握这段时期的心理发展规律、特征,这样可以避免一些心理问题的产生,学校、社会、家庭要为青少年提供心理调试策略,如人际交往技巧。学习适应策略、考试焦虑调整技巧等。